《梦乡》12幅完整版
本帖最后由 水泊梁山 于 2012-5-17 09:55 编辑在这放上专题《梦乡》12幅完整版,并附图片说明。(展出时8幅,没文字说明),给没空去展厅观看的朋友欣赏。
人们用金钱堆砌成一个个小小的方格,并把这与别人隔离的小空间称之为所谓的“家”。人们从出生的那天起就住进小方格里,直到老去的那天又住进另一个小方格里。“家”,是遮风蔽雨的场所,是心灵的港湾。每当你累了,困了,饿了;或是痛苦时,失意时,第一时间总想回家。正如潘美辰那首歌唱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可有一些人年复一年每天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有时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乎,有人说,外来打工者,有两个“家”,一个明的,一个暗的;一个在故乡那头,一个在梦里。
1。2011年9月2日晚,无锡南水仙桥,一位穿着雨披睡觉的男子。
2。2008年11月7日,无锡人民东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临时工很难走找到工作。
3。2007年9月17日,无锡中山路,一位男子在装修的架子上睡着了,墙上写着“甜蜜国度,浪漫满屋”的广告词。
4。2007年12月12日,无锡金钩桥街,一位收废品的苏北老汉躺在自制的小屋里等生意。
5。2011年1月23日晚,无锡金钩桥街,两位醉得不省人事的男子躺在马路边。
6。2008年8月27日,无锡唐巷,一对情侣。异乡漂泊的爱情,也有浪漫,更有无柰。
7。2011年7月27日晚,无锡界泾桥弄,安徽一位大爷睡在车顶守着刚运回的新鲜西瓜,第二天以无锡最低的价格出售,当天基本售销一空。
8。2010年7月15日,无锡永乐路,两位搬运工利用运输途中短暂的空闲休息。城市里,贫富差距随处可见。
9。2009年9月7日,无锡南长街,医院门前等待救治金。
10。2012年4月8日,无锡通扬路。
11。2009年7月19日,无锡民主街,两位拾破烂的老人望着远处华丽的楼房。
12。2008年1月24日凌晨5点,外来务工人员冒着严寒在无锡工运路临时售票处排队等候开窗购买回家过年的火车票。有些人已排三四天队了依然买不到回家的车票。
反应了最真实的故事!!! 生活的无奈,顶一个。喜欢这种反映生活本质的片片,摄影不只是表现美好,也要挖掘不完美的一切。 本帖最后由 野草青青 于 2012-5-17 10:19 编辑
这组纪实佳作,不仅给人以联想,更给人以震撼。城市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记录。那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同样拥有自己的梦!
摄影作品是作者内心的情感表达,作者常年走入基层,走近百姓,拍摄、积累了大量反映社会、民生等题材的好作品,担当了匡正社会问题及揭示社会弊病的责任。这也是纪实摄影的本质和目的。 走进生活好作品。
好片:victory: 有切身体会,拍到这些照片不容易啊! 记录了外来人员生活的艰辛! 为了生存,很多时候都很无奈。没人能够选择的 精华,精彩!{:2_27:}